9月3日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。护理与康复学院全体教师在1021教室集中收看直播。阅兵直播结束后,第一党支部随即召开“传承伟大抗战精神,凝聚民族复兴力量”专题学习讨论会。会议由第一党支部副书记叶珍妮主持会议,教师党员、青年教师代表共20余人参加。
国歌奏响,全体肃立;铁甲奔流、战鹰呼啸,抗战老兵方阵通过天安门时,掌声雷动。阅兵直播结束后,支部副书记叶珍妮领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,提出“把抗战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动力”。教师围绕“抗战精神如何融入课堂、厚植学生家国情怀”分组交流、主题发言,结合专业教学建言献策。
护理系主任王玲玲立足护理人才培养实际,提出“以实战教学为载体,推动抗战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”的育人思路。她结合教学经验指出,护理教育既要传授技能,更要塑造灵魂。在“急危重症护理”等课程中,可引入抗战战地救护案例,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怀转化为“服务人民、守护生命”的自觉行动,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护理人才。
有着30年军旅经历的专职教师武艳,以“从戎装到教装”的身份转变为切入点,分享了抗战精神与护理教育融合的思考。她回顾军旅岁月中亲历的“冲锋在前、守望相助”场景,认为“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既是抗战精神的底色,也是护理职业的灵魂。她强调,护理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打针输液的“硬技能”,更要让他们体悟护理工作的“软温度”。发言真挚有力,引发全场共鸣,掌声经久不息。
新入职青年教师崔静、张双双、李露露等以“青春视角”分享观礼体会。看到受阅方阵铿锵步伐、战机编队穿云航迹,青年教师真切感受到大国实力与国防自信,震撼之情油然而生。她们表示,青年教师不仅是抗战精神的学习者,更是传承者、传播者;未来将立足护理专业特点,把“大国自信”带进课堂,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,将爱国情、强国志化为苦练技能、服务医疗卫生事业的自觉行动,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。
会议最后,党总支统战委员李梦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本次阅兵仪式是一堂最生动、最有说服力的思政大课。全院教师要铭记历史,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自觉把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,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更多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干得好”的高素质护理与康复专业人才。
据悉,为持续深化对抗战精神的学习与传承,护理与康复学院后续还将陆续精心策划并推出“抗战精神与护理人文”系列课堂思政、“红色南丁格尔”主题党日等一系列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活动,多措并举推动抗战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切实将其转化为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强大精神支撑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