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8日,护理与康复学院40名学子齐聚在10号楼医学实训中心,在“守护生命·‘救’在身边”急救技能竞赛决赛舞台上展开专业较量。本次赛事由护理与康复学院主办,医学实训中心承办,青年志愿者协会协办,旨在通过实战演练检验教学成果,提升学生应急救护能力。

护理与康复学院院长刘喜文教授、党总支书记白育春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活动。竞赛开幕式上,刘喜文院长指出:“急救技能是医疗工作者的看家本领,既需要扎实的理论根基,更强调临场应变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。”她勉励参赛选手既要保持专业操作的规范性,又要展现对模拟患者的共情能力,通过赛事锤炼“手中有术、心中有爱”的职业素养。

本次竞赛采用“多站式考核(OSCE)”模式、多维度考评体系,分设心肺复苏、创伤急救包扎、海姆立克急救法三大实战赛区。在高度仿真的急救情境中,选手们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伤情评估、急救决策、规范操作全流程。心肺复苏赛区,参赛者面对模拟人精准把控按压深度与频率;创伤包扎区,不同部位创伤处理考验着应急判断能力;异物梗阻急救区,选手们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灵活调整施救手法。由康复系张王孝教授领衔的评委团,从操作规范性、流程完整性、人文关怀度等维度进行动态评分。

经过两小时的激烈角逐,赛事圆满落幕。闭幕式上,白育春书记高度评价选手表现:“今天的赛场表现充分印证了‘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’的教学理念成效。”李囡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,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,计划建立常态化临床实训机制,为培养“理论扎实、技能过硬、情怀深厚”的新时代护理人才搭建优质平台。

本次赛事是护理与康复学院“实践教学质量提升”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,未来将开发分级递进式急救课程体系,实现“教学-实训-竞赛-临床”四维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,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更多优质平台,培养更多具备精湛急救技能和高尚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。